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关公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了凡四训之我鉴》 长篇连载005 汪汀 著 各有渡口,各有归舟

第三章节:

【原典】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译文】

我便把家中情况以及母亲叫我放弃读书改学医的缘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老者,并请教老者的姓名、家乡等情况。老者回答我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我得到宋朝邵雍先生皇极数正传,按照推理,我应该把这本书传给你。

【启示】

袁了凡为何“弃举业学医”,而不去考科举呢?“余告以故”。短短四个字的回答,现代文需要翻译一堆。这就是文言文作为书面语的优势,简单几个字替代一堆话,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我们这一代人抛弃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呢?古人写文章和讲口语是分开的,因为中国土地广阔,所以说话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哪怕朝廷开会也是如此,各人有各人的口音。但是文言文能够让两个相距千里,持不同口音的人能够用文言文轻松实现“笔谈”。现代人已经不分了,口语和书面语都是白话文,利处是更便于传播,弊端是少了很多层次的美。

接着,了凡叩问老者姓名、籍贯、家住哪里,开始递进话题,拉近关系,同时记住对方关键信息以便查证。我们很多现代人不懂得递进话题,总是很容易几个人在一起没有话讲,或者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天聊死了。学会融洽的对话是一门相当大的学问,第一步就是要懂得递进,而递进和聆听又相辅相成,慢慢通过交谈继续深入找到更多共同话题。

老者回答:“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孔先生的回答说明他有两样法宝。第一个法宝:“吾姓孔”。“孔”并不是大姓,姓“孔”就极有可能是孔子的后人,而孔子和关公在古代社会地位是极高的。如果是姓“孔”,那就极有可能是孔子后人,而孔子后人是不会撒谎的,更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从这儿也可以看出孔子积德积的很厚,他的成就能够一直保佑孔家后裔有良好品牌、德行和人品往下传递。这位老者称自己姓“孔”,这本身就是一个品牌。

孔先生的第二个法宝:他有一本书,据说是邵子传下来的《皇极数》。邵子就是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公元1011年~公元1077年)。北宋的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著有《皇极经世》等书,宋史有传。《皇极数》来源于《皇极经世》一书,严格说是铁板神数组成部分,分观物篇、观物内篇,合共12篇卷。将天地万物归于天数之中,以数为太极点而论事。《皇极数》是根据《易经》的演算发展而来的,也就是发展到今天的“梅花易数”。孔子对《易经》有专著,因此孔子的后人对《皇极数》有研究就合乎逻辑了。

这是孔先生和袁了凡先生第一次见面,见面后的第一番话就急迫告诉了凡,我应当把这门学问传给你。对于孔先生这样一位有德行、有本领的人来说,他这辈子最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位好的接班人,甚至可能他们的相识都是用《皇极数》推导出来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够遇到袁了凡,提前测算出来,提前在这儿等他。

孔先生的这番回答,证明他这个人是靠谱的,他的《皇极数》也是靠谱的。并且他必须找到一个靠谱的传人,完成这一生最大的心愿。今天看来,这本书传给了凡算是找对了人。因为了凡把他们的故事轻松穿越了四百多年流传到了今天,并且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