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之我鉴》长篇连载 075 汪汀 著 以善养恶 以恶行善
第十八章节:以善养恶,以恶行善
【原典】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lì)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牛铃摇春光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译文】
什么叫作偏正呢?当年吕文懿公刚刚辞去宰相之职返回故里之时,国内的百姓依然敬仰他如泰山北斗一般。有一次,一个喝醉了的同乡骂了他,吕公却没有采取行动,而是对他的仆人说:“别和醉汉计较了。”于是关上了大门,就没有与醉汉争辩。过了一年,那个人犯死罪入狱。吕公才悔悟道:“假使我当时稍稍与他计较,再把他送官治罪,就可以通过小的惩罚使他大戒。我当时只顾心存仁厚,而没有料到我这样做会助长他的恶行,最后才会到这个地步。”这就是用善心来做恶事的例子。
还有用恶心来行善事的例子。例如,有一个大富之家,正赶上饥荒年,穷人们光天化日就敢在集市抢他家的米。这家上告知县,知县却不受理。穷人们就更加放肆了。于是这家就私自抓了抢米的人,把他们关起来加以羞辱,这样穷人们才开始稳定。否则,几乎就要大乱了。所以说,善者为正,恶者为偏,这众所周知。用善心去行恶事,这叫正中之偏;用恶心而行善事,这叫偏中之正。不可不知。
缘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启示】
吕公被醉汉辱骂而轻易放过,富户替官府捉拿乱民,反倒维护了治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每件事情的发展都有一种趋势,要么向更好,要么向更糟。比如身体健康、学习成绩、道德品行,都是这个道理。
几年后,吕公看到当初骂自己的醉汉,如今被判了死刑。正常人会怎么思维?“太好了,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立刻就报。”这样想对吗?其实也对。如果当初一个醉汉骂了你,你就上去和他对骂,那你的品德和操守怎么拿来示范?宰相肚里能撑船,吕公在朝廷为官时就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宰相。如果是小肚鸡肠的性格,那他在为官的时候就不用干别的,天天对骂都忙不过来。既然吕公没有过错,反省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反省不仅仅是反省我哪里做错了,还可以是虽然我没有错,但是还有没有可能做更好?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是反省的深度,凡人往往太把自己当回事,“我执”太重,不愿认错,不愿认输,不愿反省。其实反省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与其他人无关。
第二个故事里,富户个人财物被抢,官府却不理会,自己带人抓捕凶犯,追回了私产,安定了社会。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有什么可比性?
吕公出于修养,没有出手责罚罪犯,富户却出于私利抓捕了凶嫌。他们都遇到一种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前者选择忍让,后者一不小心选择了抽刀。醉汉辱骂了吕公,结果他得到的反馈信息是:原来骂当官的也不能把我怎样,这个趋势下来,未来情况只会更糟。富户为私利选择缉盗,如果这次放过了盗贼,他们得不到惩罚,则一定还会有下次。且一定抢夺更凶、更多,社会形势更糟,百姓生活的更不堪。前者放纵了趋势,而后者遏制了趋势。前者正中偏,后者偏中正。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观察这种趋势,如果趋势好,那就要去鼓励;如果趋势不好,就要想办法制止。比如你的孩子今天一整天都在游乐,没有花时间学习。这个行为让你很生气。其实一个孩子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偶尔有一天时间没有学习,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真正让你生气的是你看见了他不能专注、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的状态,而这样的趋势让你不能容忍。
止恶扬善,须先止恶,再扬善。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讲过“以德报怨”。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我讲的是“以直报怨”。
坏人之所以猖狂,都是因为好人的不作为。当正义缺失,那么你就是正义。
如果现在的法律在强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同时,把情理、良知和正义感摆在一起考虑,那就完美了。
书籍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