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孔子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了凡四训》之我鉴 连载 第一篇第一章节 汪汀著

导读

难道人,难道诸多民族,只是胡乱跌进这大千世界而到头来又被甩将出去?亦或并非如此?我们非得问个清楚不可。

——海德格尔

什么是命运,究竟有没有一双所谓“命运之手”在操控我们的人生?“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对命运的认识和西方完全一致吗?个人命运,以及我们的共同命运,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都在寻找答案。

相信命运的人会想:如果有命运存在,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像电视剧的剧本一样,有人在第三集出现,有人只能活到第五集。按照剧本,导演会安排他出生在首富王健林家,而我生出来就是个放牛的王二小。

命运不公怎么办?找谁评理去。谁定的,凭什么是他来定,谁给他的权利,他搞错了怎么办?如果他都定了,还有我什么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反正是照他的剧本演戏,我可以拒绝出演吗?

不相信命运的人会想:如果没有命运,我的人生必须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只要不犯法,想怎样就怎样。我的人生我做主。我不可能听从我的父母,更不会听从朋友,我的人生我负全责。哪里有什么适可而止,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犯了错误,能逃掉才叫本事,没逃掉那不叫本事。所有阻挡我成功的都是我的敌人。老天就是让我不一样,我应该有我自己的人生观,我的生命本就该绽放精彩与辉煌。

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平平淡淡还是成功辉煌,谁能给我们答案呢?四百年多前的明朝人袁了凡,用他的传奇经历给了我们一种参考。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样理解命运,相信我们看完都会有收获。

 

第一篇:立命之学

第一章节:童年丧父,薄技立命

【原典】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sù] 心也。

【译文】

我在童年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年迈的母亲命我放弃学业,不要去考取功名,改为学医,他说学医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以救济旁人,并且如果医术高明,还可以成就名声,这是你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

【启示】

袁了凡的家书一开篇,介绍了他的那个并不值得炫耀,甚至有些悲情的家庭背景。

“童年丧父”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体验?我父亲就是童年丧父,他告诉我从小到大他都非常羡慕有父亲的人。儒雅风度的父亲他羡慕,孔武有力的父亲他同样羡慕。早年丧父的人一定会提早和母亲一道担当家庭责任,尤其是家中长子,一定会比同龄人早熟,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背后没有扎实的依靠。

童年丧父无疑是不幸的,可是曾仕强教授却说,一个人年龄到了50岁以后才会懂得,年轻时候对你好的都有害处,对你不好的反而都有好处。年轻时候的苦难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宝贵财富。人们有个习惯,当自己在生命过的很艰难的时候,自动和以前生命中最苦难的阶段做比较。如果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他在成年后任何苦难都难不倒他,苦难造就了他性格坚强;反之如果这个人年轻时都在享受,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遇到任何挫折他都会不习惯,遇到大的打击甚至会轻生,这在现代社会叫做“挫折教育”。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中国儒家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儒常无父”。很多儒学大师父亲都死的早,他们往往成长在单亲家庭。比如孔子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甚至母亲一生都不告诉他父亲的墓在哪儿。孟子传说是三岁丧父,才有后来“孟母三迁”的故事。欧阳修也是三岁时父亲去世,北宋大儒张载也是少年丧父,被寡母带大。

明明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却成为这些大儒滋养自己的智慧和动力。从结果来看,他们往往更成熟稳重、更容易有大的成就。袁了凡先生的成就还真是可能与“童年丧父”有巨大关系!

和孟母一样,袁母当仁不让的挑起了全家重担。古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择业是古代男性的第一要事,而“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他们淳朴的择业观。和现在不同,古代社会医生看病是不收费的,抓药时才收费。医生尽心尽力为人治病,报酬随意,救人才是真正目的。老师也是如此,学生接受他的教育,很多时候没有规定学费收多少。富裕的人多送些,穷人也可以就学,供给就相对少一些,连孔子的学费都只有“束脩”(一束干肉)。但是学生必须一心向学、尊师重道,这个是关键。因此过去医生和教师都是非常受人敬仰的行业。在朝廷做官也是如此,如果做一个好官就可以积很大的德行,因为“公门好修行”。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就是鼓励有德行的人去做官,在官位上继续实践和拓展自己的德行。

对于职业选择,袁母希望了凡“弃举业学医”,她说:如果你从医,好处是“可以养生,可以济人”。养生就是养活自己,济人就是帮助别人。古人认为一个人真正应该遵循的成长顺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把自己打理好,知书达理,做人稳重,做事规范,能养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得到大家的称赞;然后你的才能就可以考虑管理一个大家族;再后可以治理一个诸侯国;最后可以成为国家栋梁。这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乡下妇女说出来的话,虽然朴实,却饱含了人生道理。人生所有的意义就在“济人”这两个字上,这就是当年的“核心价值观”。

纵观历史,其实历来圣贤都是通过帮助别人才能成就自己,唯有服务社会和大众才能得道,自私是最蠢的人做的最蠢的事。

现代人的择业标准是什么呢?可能不再强调帮助别人,取而代之的是“活少、钱多、离家近”。能够用最少的精力挣最多的钱,那才是快乐。工作变成痛苦,而痛苦的根源是因为人们觉得自己付出得多了,得到的少了,“精致利己主义”哲学充斥社会。秉持这种观念的人怎么可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呢?利己主义的世界是没有前途的世界。

古人怎样理解出人头地?出名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要怎样出名呢?“习一艺以成名”的根源是你要有一技之长,借由过硬的技艺来成名。相反,对于不具备真本领的人,虽然可以通过圈粉或者制造话题“一夜成名”,但结果往往是爬的越高、跌的越惨。“德薄而位尊,力微而任重,智小而谋大”是古人最忌讳的三种状况,三者居其一则必有灾殃。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就是全社会的人不要都急着标榜自己,为了出名而出名,而是应该安心学本领,学了本领以后去“济人”,这样的社会才能真正安定。

“尔父夙心”又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孔子曾提出“君臣父子”的基本伦理道德观,孟子进而发展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汉代董仲舒做了进一步发挥,他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妇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同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处理所有关系的基本法则。因此古人认为父就是父,子就是子,这是不能违背的原则。

现代人则不同,我们有一种叫作“和孩子做朋友”的教育观念。曾仕强教授并不认同,他说:如果你和你的孩子做朋友,那完了,孩子没有父亲了!因为父亲有父亲的职责,而朋友没有这些职责。朋友不满意你可以换,但是父亲只有一个,你怎么换?

设想当一个人已经没有了父亲,而母亲告诉你,这是你父亲生前的遗愿和期许,这个期许的分量是不一般的。一个童年就丧父的人,一定会非常尊重已经不在人间的父亲嘱托。

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观念有诸多不同。比如一盘水果有大、中、小三个,在古代分配原则一定是爷爷拿大,父亲拿中,孩子拿小。而现代社会往往是反过来的,孩子常常得到最好的条件,最珍贵的资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习惯,他会认为我是家里最重要的人,我本就应该得到最好的。如果都按这个原则,那什么是孝呢?“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怎么讲呢?

读到现在《了凡四训》才刚刚读了一句话,篇幅虽然不长,但里面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把古人的核心价值理念基本讲完了。

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