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集团动态

新闻

《了凡四训之我鉴》长篇连载 080 汪汀 著 第一纲领 与人为善

第二十三章节:第一纲领:与人为善

【原典】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

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子孙必有兴者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译文】

什么叫作与人为善呢?

以前舜在雷泽捕鱼的时候,看到鱼藏丰富的深潭厚泽都被那些强壮的捕鱼者给占据了,而老弱的渔人,只能在急流浅滩这些鱼少的地方捕鱼。舜看到这种情况之后,感到非常难受。他就亲自下水捕鱼,看到那些争抢好位置的人,就故意避而不谈他们的错误;看见那些礼让老弱的人,就称赞他们让大家去效法。过了一年,大家遇到那些鱼多的深潭厚泽都能礼让老弱。

以舜的聪明才智,为何不说一句教训大家的话呢?他不用言教,而以身教,这是舜的良苦用心。我们都是这些圣人的后代,要取法往圣的做法,不要以己之长去压制别人,不要用自己的优点去和别人比,不要用自己具有的多方面的才能去为难别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到别人的过失,要宽容而不要去声张,这样一则给对方留有余地,给他改过的机会;一则使其有所顾忌不敢放肆。见到别人有一丁点儿的长处、微小的善行可资借鉴,就要毅然舍弃自己的架子,去学习他的长处,并且要称赞他,替他广为传扬。在日常生活中,说一句话,办一件事,全不为自己着想,全是为万物树立榜样,这就是圣人天下为公的气度。

好人一生平安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启示】

“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就是看到别人有一点善心就去帮助他,使那个人的善心得到增长;当别人做善事,因为力量不够而不能成功时,你就去帮助他,使那个人能够把善事做成。与人为善就是帮助别人行善,最后汇集社会力量,形成大善。帮助别人行的善,也算是自己的善事,也能积累无数的功德。

古人靠渔猎为生,深潭厚泽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急流浅滩就截然不同了。身强力壮的人占据了有利地形,自然收获就多,老弱者恰恰相反。舜和他们一道工作了一年,用身教大于言传的方法隐恶扬善,让渔夫们养成了尊重礼让的好习惯。

几千年前的典故,四百多年前的书籍,为什么到了今天仍然能用?因为虽然科技在进步,但是道理不变、江湖不变。再贵的手机也解决不了沟通障碍,再先进的工业4.0,也不能抛弃勤劳俭朴的道德规范。渔猎时代的深潭厚泽和今天的人在江湖不是一个道理吗?总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坐在公共区域的残疾人座椅上;总有背景深厚的人占据了上风上水;总有科技先进、船坚炮利的强国纵横海上。处在末法时代的我们,为家庭、为社会做出了什么?看到有人主持公道的时候,我们回应了什么?看到以强凌弱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与人为善,还是为虎作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而这些长处,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用来“盖人”、“形人”、“困人”了,还是收敛起来。很多人把自己的本领拿出来换取了财富和地位,就像俗语讲的“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传统文化是这样认为的吗?传统文化认为,普天下所有的技艺都只有唯一目的、唯一出口,那就是服务社会、利益大众。歌唱家用自己的歌声传播法音,劝人向善,还是引导人玩世、暴戾;画家用自己的画笔绘圣像、传经典,还是用它来描述低俗;思想家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来服务大众开启智慧,还是用它在酒桌上卖弄学问?“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这才是传统文化引导人追求的方向。

 

书籍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