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集团动态

新闻

书画情缘检察院

                                                                     郑桂兰

    我和汪国新先生离开宜昌已经很多年了。“双开三峡出长江,海追寻华夏光”。无论我们在雪山戈壁,在东京罗马;一路打拼,风雨兼程。在澳门累得瘫在床,寸步难挪;在随温总理欧洲“信心之旅”途中; 在北大台大讲演台上;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带着参政议政文化重托走进人民大会堂;在受到中央九大常委握手接见......我们回望家乡,总是最先想起一个神圣而温暖的地方——宜昌检察院。那里有一任任如亲人般的检察官;那里有检察院楼上为我们常设的汪国新和郑桂兰书画工作室,五年、十年、二十年......静静等待我们随时可归来的精神圣地!

    在宜昌检察院楼上这间房子里,曾孕育出158米《长江万里风情图》绢本长卷、八十米《水浒》长卷、《三国演义图卷》、《华夏英杰百图》和湖北省第一部女作家的长篇小说《长长芭芒路》......完成了这些被称为浩瀚文化工程,并在国内外荣获大奖的作品。

当有一天,我们捧着智慧艺术佳果走出家乡,去寻觅报效祖国的更大疆场,那里一幕幕美好回忆,有如春风吹拂,春波荡漾……

 

一、     检察长的办公桌

    改革之初,百废待兴,发令枪响,捷足先登。我和国新挤在家乡小屋作艺术马拉松时,检察官们便倾注心血润泽着我们的创作园田。生活磨砺,事业坎坷,迎难而上,时不我待 。尽管文化部门领导为我们一调再调作改善,但文化部门条件受限。拥挤的空间成了我们理想难以逾越的现实。国新戏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接电话”。因为一块大画案房里一摆,两边靠墙只剩下一寸的空间。电话铃响要从画案底下爬出来。国新个子大,不善爬行,每次匍匐过后满裤子是灰,有时候好不容易爬过去,铃声已停,刚爬回去,铃声又响了。

   两个文化痴呆的境况传到了检察院。那个峡江红叶时节,两位头戴国徽的检察官将身来到我们堆满资料的房间。他们用舒缓的语气讲:我们收捡出两间办公室,请你们去楼上创作。他们轻轻的话语,我们深深的感动,忘不了那天上午,检察官拧着我们大包小包的资料和创作稿件,走上了检察院六楼!

   那时检察院办公楼也是借的,每个办公室里人已十分拥挤。然而,我们上楼进门一望——两间办公室贯通,近四十平米。墙上刚刷白,沿墙终端刷了一根浅绿色线,当时是时尚的装潢了。外屋有两张墨绿色乒乓桌拼成画台,任汪国新自由放笔作长卷巨作,里屋对放两张黄澄澄的大办公桌尤其宽畅,能容我灯下笔耕。里屋靠墙有新置办的新床新被新枕巾,新茶新盆新暖瓶,完全像进了新房。后来得知,除了刘副检察长和潘主任连日来为我添置,乒乓桌是大家活动用的,那两张黄澄澄的大办公桌是检察长特意腾出来给我们的。这两个房间工作人员,全部挤进了别人的办公室。

   那里从此成为我们的创作圣地。创作激情在温暖的灯光下,在思维的广漠宇宙中,充盈着、奔腾着,时常会有提着暖壶,带着夜宵的检察官轻轻地叩门......那一张张笑脸,将生活的艰难,创作的艰辛,都化着我们永恒的感动,生命的纪念,时间流逝愈加鲜明。

   随后,检察院搬迁白龙岗,那时吴检察长、雷检察长先后升迁调离,而那两张黄澄澄的老检察长办公桌,仍然搬进了为我们安排的宾馆级的新创作室里。高耸白龙岗的检查院大楼里重要场所,悬挂着汪国新书画作品,使庄严的检查院充满了艺术氛围。后来的李检察长觉得办公桌旧了,好意要换新的,但我们执意要用老的,那有我们幸福的忆念啊。直到今天,每次回去,我和国新都要在桌旁坐一坐,靠一靠,摸一摸,画一画,向它作心灵对话汇报。

 

二、     三十初一陪我们过年的李检察长

    在检查院创作的日子里,我俩沐浴着他们集体关爱的阳光雨露,像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伸展,在艺术人生的搓揉和风雨跋涉中,一届届的检察官为我们雨中撑起一把大伞,冬日送去一缕阳光。

   改革之初 ,社会转型,乍暖还寒。改革尚有非议,何况对文艺?遭误解,不必分解;造误伤,不必还手。有多少成就,有多少艰辛;有多少荣耀,有多少尴尬。一任又一任检察官,护送我们一程又一程。那一年我母亲病重,检察官亲自安排住进医院,并派人值班,连床前护理员都想到了。那一年在外打拼七年,头一次回家过年,国新96岁老母亲病危住院,“七年故里团圆梦,除夕团年雪压松”, 寻不见母亲盼望我们回家团年的目光,却看见李检察长充满关爱的双眼。他为我们置办了年货,请兄弟姐妹在检察官培训中心团年,从三十到初一全陪着我们。远方游子得到了温暖,而他远在鄂州的家人呢!

 

三、     台湾来的艺术家感叹“大陆检察官真好”!

   不仅我们书画情缘检察院,15年前,台湾艺术家组团来宜参访交流。他们寻着大陆一对艺术拼搏夫妻的故事而来,更为检察院楼上汪国新和郑桂兰书画工作室的故事感佩不已。台湾艺术家参访团宜昌几天,检察官们把台湾同胞当成了自己的贵客相待。检察长亲自派员派车迎送,设宴款待,让他们感受三峡的神奇,大坝的雄伟,清江的妩媚……那改革开放之初较少接触大陆的台湾艺术家,回台著文作画,赞美宜昌,来信赞叹;“宜昌市检察官真好!”家乡的检察官以柔和的庄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早就俏然的统战工作。

    省委书记关广富得知我们和检察院的故事,专门到六楼画室去探看。在旁的工作人员说,“书记不要人扶,爬楼爬的好快!”两个文化人的真情告白,向他们传递着另一样的检察官情怀。

    如果说一个能走多远,这只能问意志;一个人能攀多高?只能问勇气,而我和国新事业上挑重担,走远路,攀高峰的征途中,谁能想到身后有众志成城一般,与我们无亲无戚同心同德的检察官,在我们奋斗初期就伸出了温暖双手,全力培植,鼓劲加油;谁能想到几十年里的检察官们前扶后继,支持一对文化艺术的夫妇遨游精神王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难怪台湾同胞久久感怀,前不久汪国新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团参访台湾,在连战宴请会上遇到来过宜昌的艺术家,还一番旧话重提。毛主席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做好事。一任检察长厚待我们不难,难的是一任又一任的检察官都关爱我们!

 

四、     孙检察长说:“把根留住”。

    2009年,对故土亲情,让我们决定投资家乡,将世界第一艘“关公号”建造在宜昌清江。这也是我们探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努力实现艺术与市场接轨,文化与经济双赢的一次倾情尝试。11月18日带着去参加“关公号”首航的喜悦与三国演关公的陆树铭,百家讲坛讲关公的胡小伟和导演关公的一帮人来到宜昌,机场迎接我们的除了土家妹子鲜花映红的笑脸,也传来了孙检察长的热情邀请:“一定要回检察院娘家住啊”!

   孙检察长到任时也与书画室有段故事。那时我们事业疆场已在北京。心里口号从当初“立足长江,走向中国”,已进而到“立足北京,走向世界”。在英国、意大利、韩国、西班牙纷纷成立了艺术分院,也常作为国家出访的文艺界代表。离开宜昌已十年有余了。当新检察长到来,我们也认为长期不在,书画室和旁边的卧室常年空置,新官上任肯定要做调整。我们对检察院虽然心有千千结,也迟疑了进书画室的脚步。几次回宜昌,也住进了其它宾馆。然而,孙检察长没有让我们美好的记忆就此封存。他让覃副检察长电话打到北京,语重心长:“检察院是你们事业发祥地,也是你们的根,树大根深啊!这里也永远是你们的娘家,累了就回来住住啊。”现代社会,太多的信息冲撞大脑,很少让人感动了,然而,当宜昌那一头电话传到北京这一头。我和国新深深动容,相看两眼泪!

   从二十世纪检察院与我们的深深情缘,没有在二十一世纪新一轮变化中曲伤弦断,尘封记忆深处,而以“树根”“娘家”没让我们的感情渐行渐远。爱家乡才会更好爱国,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只想多创一点成果报答家乡,多作一些精神和物资捐献,多到一些地方宣传家乡。 

   2007年两会期间,“神六”的总设计师和汪国新作为嘉宾走上“同一首歌”晚会舞台,直播讲话。国新没有按中央台给他预备的台词,却说:我是宜昌家乡培育的,让我从宜昌政协,湖北省政协,到全国政协。我要尽力报答我的家乡,宣传家乡宜昌!我和国新一路身披检察官们爱的霞光,因此心中也荡漾奔腾着大爱无疆,在冰灾、地震、环保,希望工程……我们长年不断向社会敬献绵薄之力。09 回宜开会,记者说:“外传你有绿卡了。”国新说不但不拿绿卡,国内户口都不转,我永远做宜昌人。在日本东京,在台湾宝岛我们都在宣传宜昌建设,家乡风光。

    2010年春节前,宜昌市委、市政府领导慰问招待在京各界宜昌代表。市政府领导握着我的手说:宜昌新检察院修建的很气派,孙检要把你们画室布置的更大更好……我深深地表达了谢意,也激动的对家乡父母官表示:我们会将那里办成展览馆,办成室雅兰香汇聚八方艺术家作品的殿堂,向更多人讲述艺术家与检察院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当得知孙检察长正给我们添置新的画案办公桌,一旁的汪国新立刻表述心迹:“不用换办公桌,还是将老检察长的办公桌移到新书画室里。”

    是啊,在我们心里,老检察长的办公桌,留存着宜昌检察官们共同的温暖记忆,它连接的不仅仅是一对艺术家与一个检察院的书画情缘。

    时光流逝,洗尽铅华,那两张黄橙橙的旧办公桌,像一架穿越世纪烟云的老钢琴,只要打开它,就能流倘出一曲曲宜昌检察官合奏的大爱华章;演奏出一对文艺工作者与检察官现代版的高山流水。那两张黄橙橙的大办公桌,也似一团黄闪闪的灯光,照耀着我们天涯海角人迹艺踪。那来自家乡的旋律和灯光,也时时震撼着,激励着我和国新,在推动华夏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更加执着,带领更多人阔步前行!

  

 

2010年2月6日 风雪之夜写于北京

                                      郑桂兰

 

 

相关链接1

文化使者郑桂兰

“在一次欢迎境外作家访鄂代表团的座谈会上,突然进来一对夫妇,男的魁梧潇洒,女的清瘦典雅,男女搭配相得益彰,神行都使人愉悦,一望便知道是文艺圈的朋友。“12年前,汪洋在长篇小说《长长芭芒路》的跋中提到的这对年轻夫妇,便是后来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汪国新和郑桂兰。《长长芭芒路》是郑桂兰的长篇处女作,她的事业由此如日中天,渐入佳境。如今,身兼北京燕山红文化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金融中心项目主管﹑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作协会员等众多职务的郑桂兰,已是一名成功的文化儒商,在迈向文化资本的门槛中亦文亦商,游刃有余。

 

相关链接2

北京燕山红文化集团公司简介

北京燕山红文化集团公司始建于2000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传播、生产开发传统文化衍生品、高档工艺礼品。集团相关学术研究机构汪国新诗书画院、关公艺术研究院、北京关公画堂、北京孔子画堂、以及江苏绣品基地、河北内画基地、北京印刷基地、山西雕塑基地,海岸艺术创作基地,发展成为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文化企业。

   燕山红集团所属的上万个文化知识产权,现已逐步开发为领导人出访礼品和市面畅销的传统文化礼品,如四大名著丝质邮票大礼包、孙子兵法金银币、《长江万里风情图》绢本长卷等。关公、孔子“文武双圣”,更是燕山红集团注册并大力打造的文化品牌。集团旗下画堂以“科技保真,立体查询”竭力推荐冯远、白雪石、范曾、黄永玉等当代书画名家真迹,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诚信画廊”荣誉称号。

   集团艺术形象代表汪国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世界关公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院院长、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农工中央文委会委员、农工中央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石油书画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班主讲教授、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东方书画研究会会长,荣获“和谐中国2007十大影响力人物”,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第五届年会,汪国新荣获“影响世界的中国十大国画家”荣誉。

    目前燕山红集团以发展为资产过亿的文化经营实体,并联合美学评论家、收藏家、企业家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贡献,立志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