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关公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了凡四训之我鉴》长篇连载 077 汪汀 著 一叶一菩提,一念一世界

第二十章节:一叶一菩提,一念一世界

【原典】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箸(zhù)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

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马到成功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译文】

什么叫大小呢?

从前卫仲达任职于馆阁之中时,被抓到阴间,冥官命手下将他的善恶记录簿呈,上来。等到他的善恶记录被拿过来的时候,发现恶录簿竟然摊满了一个院子,而善录簿却只有像筷子粗细的一轴。拿来秤一称,满院的恶录簿却比筷子般粗细的善录簿要轻。卫仲达就问:“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犯了这么多的过失呢?”冥官说:“一念不正就是恶,不一定做了才算。”

卫仲达于是问:“善轴中记录的是什么事?”冥官说:“朝廷曾经大兴土木,修三山的石桥。你上书劝谏皇上不要修,这个轴中就是你奏疏的底稿。”卫仲达说:“我虽然上言,但朝廷并没有采纳,于事无补,这份奏章的分量为什么如此之大呢?”冥官说:“朝廷虽然没有采纳,但你的这个念头,是为千万百姓着想。假如被朝廷采纳的话,那善力就会更大了。”

所以志在天下国家,即使善行虽少而功德大。若志在自己,善及一人,即使善行虽多而功德却小。

且放白鹿青崖间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启示】

仲达一个恶念并未付诸行动,一个善念也未能成功实施,为什么会一个念头大,一个念头小呢?

佛教讲“一念一世界”,当你仅仅有一个念头的时候,人作为能量的发射塔,其实信息已经发射出去。如果这个念头反复出现,世界会作出更强的回应,你也更有条件把念头付诸实施了。儒教讲究“思无邪”和“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度自觉性,不做任何违背天地良心的事情。相反,一个脑子里天天都是坏念头的人,他怎么能是好人?

卫仲达是宋朝翰林院的官员。阎王抓他判刑,结果坏事陆陆续续搬进来,摆了一屋子都摆不下,而好事只有一根筷子大小。仲达大概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因为坏事被摆上来的时候把他吓了一跳,他相信自己没有做那么多坏事。可结果是,阎王说一个坏念头就是一件坏事,你还想抵赖吗?好事也是因为一个念头,他想阻止皇帝在三山修石桥,就是福州的九仙山、岷山、岳王山之间修桥。我估计这不是民生项目,可能是娱乐项目,结果朝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终还是修了。

前段时间看一本科学杂志文章,大意是人的记忆存储于每一个细胞中,所有的记忆都能够存储下来,并且所占用的物理空间非常狭小。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打个比方,全世界所有人的记忆加起来放到一起,也大概只有一粒米那么大。有可能吗?我觉得完全有可能。一块铁做成的电脑硬盘都能存储多少T的东西,何况是生物体作为硬盘呢?生命的复杂性不是凭现在的科技能够完全理解的。每个念头都能够被完整记录下来并不是不可能的。

究竟什么样的念头是大,什么样的念头是小呢?念念为天下苍生、民族百姓的念头就是大;念念为己谋私利的念头就是小。佛教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都是这个道理。传统文化提倡积德行善、大公无私、服务社会、利益大众、孝行天下,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爱国主义教育。

书籍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