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关公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周翔参观汪国新诗书画院

5月17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周翔在县政府办公室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长阳汪国新诗书画院。


    


    一楼大厅的西侧,悬挂的是汪老师的肖像。几十年苦难的磨砺与挫折的洗礼,让汪老师从一个只念过六年书的小学生,成长为如今的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部中国对外交流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农工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新东方书画院院长、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政府文史馆馆员、三峡画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班主讲教授、人民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汪老师也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他的国画,油画,连环画,版画,诗词,书法都自成一派。画坛前辈华君武先生盛赞汪老师“诗书画俱佳”。

 


    
    参观人员正在耐心的聆听讲解。《智者动敏于行》这幅画作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汪老师夫妇送他们的儿子王汀先生到英国伦敦留学,从机场回来的路上,两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就到颐和园散步。当时正值下大雪,地上白茫茫一片,汪老师有感而发,做了这首诗“山行莫问几多程,庆幸当年志远征,白雪黄尘风卷去,纸上犹闻马嘶声”,回来后就画了这幅画,表达了他对儿子的一种殷切期盼以及不舍之情。

 


    
    一些参观者对馆内的玉版画表现了极大的兴趣。《黄记换鹅》,这是广为流传的山阴道士以鹅换王羲之书的故事。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道德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唐朝李白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后人传之再三,变成了《黄庭经》。“记”在文言文中是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鉴于这个历史典故,汪老师用画笔再现了东晋时期的文人逸事。

 


    
    参观者对空灵斋的“文房四宝”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讲解员在为参观者讲解作品《礼乐图》。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圣贤就用礼乐来维护社会秩序的人伦和谐。

 


   
    大家来到桂兰书屋后,对书屋中的《牧野乐歌》表现了极大的关注。这副画作是少数民族的人文题材,美丽的新疆姑娘骑着鞍马儿女传情,人马欢叫,生活多姿多彩。幸福之情溢满整个书屋。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周翔等领导感慨这次来访收获良多,画院外风景秀丽,画院内书香满溢,可谓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文字:黄冰洁
                                      摄影:郑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