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关公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承忠视察汪国新诗书画院

     

      淅沥的春雨已连续下了好几天,此时的古城潮湿,阴郁,但并不能阻挡他们风雨兼程,探索艺术殿堂的炽热之心。2013年5月8日省人大副主任田承忠在长阳县人大主任王功平、县长黄昌英的陪同下莅临画院视察。

   领导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展厅永生缘,中间悬挂的一幅《马到成功》吸引了他们的目光。《马到成功》取材于《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了劝降关羽将心爱的赤兔马送予关羽的故事,画面展示了关羽与赤兔马相见的场景。

   “空灵世界无杂音”。空灵斋是汪老师用的最久的一个斋号,大家在这幅《大汉雄风》前驻足良久,领导们根据故事内容和人物造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汉雄风》描述的是《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这幅画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汪老师对马情有独钟,不仅善于画马,而且还养过马。原中国美术馆馆长杨立舟曾说:“有的人画得了马画不了人,有的人画得了人画不了马,而汪老师画的是马上能骑人。”


   领导们不仅仅对汪老师的诗书画颇感兴趣,对汪老师作画用的砚台也有一定的研究。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台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在展厅近墨祠中,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了《巡洋剑》这幅国画精品上。画面中钟馗怒发冲冠,就连马的眼神也透射出浓浓的愤恨之情。画中题诗“ 每遇龙年多事秋,蟹横怒海犯龙头。欢呼钟子巡洋剑,气壮清江镇画楼。”这幅画创作于“钓鱼岛” 事件之后,突出强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圣神不可侵犯。汪老师的诗画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意识,以画绘意,突出了画家的炽热之心。

   大家在《雄立东方》前细细观摩,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这恰好与画院的核心“弘扬武圣关公的忠义,推崇文圣孔子的教化”相得益彰。
   孔圣人以及关公忠义仁勇的形象占据着我们精神的制高点,团结了民族精神,提升了民族凝聚力。汪国新诗书画院吸纳华夏文化之精髓,秉承忠义仁勇之信念,致力于推广兼济天下的情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诗书画院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文字:郑海霞
  图片:郑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