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集团动态

新闻

《了凡四训之我鉴》长篇连载 095 汪汀 著 文以载道 福在受谏

第四章:文以载道,福在受谏

【原典】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勇猛精进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译文】

赵裕峰,名光远,山东冠县人。他未成年,就中了举人,后来久试不中。他父亲做了嘉善县的主簿,赵光远就随他的父亲到任。赵光远非常仰慕钱明吾的学问,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见他。然而钱明吾竟把他的文章全涂掉了。赵光远不但不发火,并且还打心眼儿里信服,于是他抓紧时间修改文章。第二年,赵光远就登第了。

志比山高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启示】

赵裕峰拿自己文章给贤者修改,我们能看出他什么样的品质?

“文章千古事”,古人对写文章是不含糊的,一个人的文章代表他的文风、胸襟、情怀和才华。一般情况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愿意被人修改的。毕竟改完以后,文章究竟是署你的名还是署我的名?当代也是如此,很多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为了满足出版发行要求不得不经过大幅度的修改。很多作者宁可选择不出版,也不愿做大幅度删改,因为即使勉强出版也会推动其原意。

赵裕峰,因为父亲到嘉善做官,随父到任。由于景仰钱明武的学问,拿自己的文章去拜访他。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读一遍文章后还给作者,评价一些“小伙子文章不错,后生可畏之类鼓励的评语”。但是这位钱老师比较认真,竟然拿起笔来尽情涂改。这时赵裕峰表现出不但不发火,而且还打心眼里信服的姿态,并且抓紧时间进行了学习和修改。结果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就考中了举人。

在古代,中举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为考官怜悯他,老来中举以后就高兴的疯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那时很多考生终其一生都不能完成的事情,赵裕峰在年纪轻轻不到二十岁就完成了,非常了不起。

了凡先生观察赵裕峰能够中举,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学吗?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性格。“自古英雄出少年”是没错,但是从“初唐四杰”到“江郎才尽”,历史无数次证明,有才华但是性格不完善的人,注定了坎坷和悲剧,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只有明白了平怀顺受,人生不如意是常态,转化不幸为动力,“善化崎岖为乐境,昆仑与我马蹄平”,才是端正长久的性格。

文以载道,福在受谦。

 

书籍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