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古语说:“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有了志向,就如同树有了根基。人立定了志向,必须在每一个念头上都要谦虚。给旁人无微不至的帮助,自然会感动天地,而造福则全在我自己。像现在那些求取功名的人,当初没有真志,只不过是一时的兴趣罢了,兴致来了就去求,兴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对庄暴说:“齐王若是好乐至极,那么齐国早就被治理得差不多了!”在我看来,对求功名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道法自然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启示】
这段文字是了凡对全文的总结。“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人必须先有志向,这个志向是源动力,是发心,而发心必须是正念。什么是正念呢?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公务员的初心,就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样的发心就是正念。
有了志向,接着就要坚持。创业的人都懂得,往往在第一年别人对你的事业都在观望。一年以后别人对你的方向理解了才开始支持你,资源也就开始汇聚了。如果坚持的时间太短,别人就来不及记住你,也就帮不上你。
在坚持理想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坚持善念,保持谦虚。考公务员的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人民,为国奉献。这样有志者就会事竟成,天地鬼神都会来协助你。
文章的结尾落在儒家的经典,孟子讨论齐王爱好音乐(国家庆典仪式)的事。表面的意义是赞美齐王,懂得音乐能够起到心灵疗愈和礼仪教化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种好事情推广到天下的老百姓呢?而更深层次的意思是,了凡更愿意选择一种入世的态度,求取功名,服务大众,把善心和善行用于建设国家,普惠众生,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考察团”在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发掘了一个汉代蜀地织锦,织锦上有八个大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次考察在当时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八个字,在《史记·天宫书》、《汉书》《张耳传》、《汉记》里均有记载。
我们的民族如此多灾多难,所谓“利中国”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纵观世界历史,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无论是中美现在进行的贸易战,还是已经硝烟散尽的抗日战争,这些都不足为虑。中国较之世界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上天为何如此眷顾中国。
第一,中国拥有无比巨大的文化宝藏。我们大致把世界划分为东方和西方,而中国又引领东方。如果把全世界的智慧比作一个矿藏,东方大概占有矿藏总量的95%,西方可能占5%都不到。真正的智慧在东方,而智慧和聪明、勤奋无关。打个比方,我们把开智慧理解为开窍,不开窍的人都是用最笨的办法,做最笨的事情。看似很勤劳,其实明眼人知道没有开窍。
西方天天在用他们勤劳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东方人说的是对的”。明明可以用竹子解决的,他偏偏研究化工,结果不能分解就要接着研究降解;明明电风扇就可以做到的,他非要研究用红外线扫描出没有在生产线上装入产品的空盒子,然后研发机械手臂把空盒子推开;明明用自动铅笔就能够完成的,他偏要斥资巨额美金,研究出在太空环境下笔芯能够在失重和真空的前提下,自动把墨水推到笔尖正常使用的方法。
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哈勃望远镜巨大的耸立在那里,观察了多少年还在数星星,登上了月球也就只能近距离数一数上面有几个陨石坑。而中国人生下来就懂得天人合一,几千年前就会占星。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两个人仅凭肉眼观星,就推导出中国此后千年的国运,并详细记录在《推背图》里。预言之精确,连武则天是个女皇帝都赫然在册。
中国的中医,上医可以治国,中医医人,下医治病。厉害的中医都可以知凶吉,凭的就是天、地、人、儒、道、佛的综合文化。经络和三焦在显微镜下都找不到,谈何理解呢?而西医离不开机器和各种化验单、诊断报告,借助机器片面理解人体。
西方没有开智慧,过于舍本逐末,而三维世界里的物质变化是永远研究不穷尽的。就好比一根筷子,在二维世界里可以投影出无数个长度,因此在二维世界里,你永远得不出三维世界筷子的真实长度。科学的局限性,也就在这里。再多的数据也不能证明和理解高纬度的存在,因为智慧根本就不在科学范畴,你如何证明?智慧是打开的,他一旦打开,整个世界会展现出不同面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会完全不同。
那智慧究竟是什么呢?智慧藏在圣贤书里。佛教十三经、四书五经、四大名著、诸子百家、《群书治要》、《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孙子兵法》、《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道德经》、《吕氏春秋》等等,这些都是智慧的宝藏。透过圣贤的目光再去看这个世界,才让我们具备了慧眼。反观西方,能想到的圣人可能只有耶稣,经典只有《圣经》、《塔木德》、《古兰经》。佛教传入中国为什么能够得到长足发展,是因为佛教观点早就在《诗经》、《尚书》里面出现,中国人不排斥,天然觉得很能接受。我们民族具备这种文明来承接这种智慧。为何儒道佛三教文化,加上所有的传统文化能够生长在中国,而不是世界的其他地方呢?我的理解可能是中华民族“祖上有德”。可能是我们民族,也可以是我们民族已具备了凡所说的“谦德”,使得来自宇宙的这个神奇力量,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流入了中国。也只有中国具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和气魄。
在如此庞大的文化矿脉下,使得我们看待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视角。如果运用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我们最好用佛家的观点看过去,用儒家的观点看现在,用道家的观点看未来。
佛家看过往。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再残酷的现实都是现实。从佛经中,你总能找到一个原因,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在这个时间,用这种方式发生在你身上。很多事情不能想通,却只能想开。
儒家看当前。应对现在,我们必须用儒家的方法修身养德,小心谨慎,以入世的心态服务大众,贡献国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把道义和责任扛在肩上。
道家看未来。看未来,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未来虽然是变化的,不可控的,但是你也是变化的。不要去预测未来,未来只有用更好的你和更多的变化去应对。回忆一下十年前的你,再怎样也想象不出今天的你,而你就没有必要再去想象十年以后的你。顺遂规律和缘分,保持一颗善心,把见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应对好,处理好,生命处处是莲花,未来自然不必期待。东方智慧让我们保持看问题的先进性,这个先进性就是智慧。
第二,中国拥有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局面。东方从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大一统中央行政的好处,而西方恰恰相反,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坏处。这导致东西方在不同的土壤里,各自发展了千年。东方虽然按照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词所说的那样,“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那是指的行政版图。从百姓心中的版图来看,大一统才是真正的中国。我们历史上的确有很多时候军阀遍地,但是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决出胜负,最后由胜利者来统一全国。每个老百姓心中从来就不允许有分裂的局面出现,人心所向都要统一。任何分裂祖国,或者割地这种事,是要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这得益于中国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基础。
国家的行政版图是老百姓心中版图的物化,然而其它大国的老百姓都是这么想的吗?当然不是。西方民主的基础源于英国著名的《大宪章》,它的作用是限制王权。因为英国人遇到的那位约翰王,让他们看到了皇权过大的坏处。接下来的几百年的时间,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和武力征服了全世界,盛极一时号称“日不落帝国”,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人能超过它曾经的辉煌。结果几百年后的今天,不仅是世界上再也没有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殖民地全部用各自的方式独立,甚至连爱尔兰、苏格兰都想弃它而去。事实证明武力是不能真正征服其他民族的。
美利坚合众国沿用的是英国体制,由五十个州和一个特区组成,联邦拥有外交和军事上的绝对权力,但是在国内,州权远大于联邦,各州有不同法律实行充分自治。
欧洲到今天为止,仍然在做我们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做的事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欧洲人心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统一成一个国家。英国更是奉行“势力均衡”,不断从中搅局。
强大的苏联走到了今天,变成了俄罗斯。当年满天的卫星国,比如乌克兰、芬兰、波兰等等,打心底里就不想和你在一起。所有这些国家为什么不具备大一统的局面,用传统文化的话来讲,就是人心不齐,“德不配位”。拿破仑和希特勒曾经用他们的方式完成过统一,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这么大的“德”来团结大家,人心无法聚拢。
第三,我们具有安定的民族性。很多人认为我们和其他民族没什么区别,都是靠对外战争获得了今天的版图,都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我个人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融合之路,是一部“被侵略”、“被强大”的过程。在被侵略的过程中,有的战争外来力量成功了,比如蒙元、满清等等;有的战争外来力量失败了,比如两次抗日战争。但是无论成功或失败,他们都被强大的中华文化改造,文化上被接纳和认同,改造的一个比一个彻底。
从夏、商、周开始,我们的聚居区就在黄河附近,祖先在这里孕育出了中原文化、礼仪之邦。春秋战国分封出去的大量土地和诸侯,其实当时还是并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比如秦、楚。而最后胜出的,恰恰是这些武力上具备优势,但文化上相对落后的诸侯国。当整个中原被汉化之后,文化上更落后,但是武力更强盛的游牧民族就成了最大的威胁。我们几千年应对的方法主要是修长城,从春秋战国修到了满清。后来被防范的敌人——满清进了关,长城才失去意义。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断“被侵略”,版图不断“被扩大”。
满清后期,我们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这是我们从黄土文明,继绿草黄沙的游牧文明后,到今天蓝色的海洋文明,也就是地球上最后一波文明的洗礼。这个进程,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在“被侵略”的过程中,我们从以前的洋务运动,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无疑都使得中华民族变得更强。只有经历过所有文明入侵后,我们的民族大融合才算真正完成,那将是一个世界最包容的文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为什么中华民族有这么大的包容性,与我们有高度的文明是分不开的。高度文明带来安定的民族性,这些特征归根结底还是归功于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都主张修心,从源头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洗涤自心,挖掘内心的深度,反躬自省,从而达到个人进步的目的。巨大的包容性带来连续性的发展,长久的历史进程,又为试错提供了各种参考,也是我们民族将相璀璨的根本原因。相对于古埃及、玛雅,以及南美洲的那些古代文明,这些文明是如何突然中断了文明演进的,我们都不得而知。而中华文明能够绵延至今是何其幸运!
反观西方的民族性是外向型的。需要拓展海路就开始了大航海;需要提升效率就开始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大市场开始了鸦片战争;需要更多工人开始贩卖黑奴;需要增长GDP所以必须消费更多,挣更多;军事要强盛,所以必须年年战争。这样的民族性使得美国正在步当年英国的后尘,而他们单一的文化却不能提供另外一套解决方案。
把中国放在历史长河里,把中华民族放在世界范围来看,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群人。传统文化的智慧,给了我们长期的大一统的版图,给了我们懂得通过修心来获得进步的方法,给了我们安定的民族性。希望我们这一辈能够像火炬手一样,把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书籍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