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孔子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了凡四训之我鉴》长篇连载 081 汪汀 著 第二纲领 爱敬存心

第二十四章节:第二纲领,爱敬存心

【原典】

何谓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同乐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译文】

什么叫作爱敬存心呢?君子与小人,从举动和神色上看,常易混淆,很难分辨。但只有一点容易辨别,那就是在存心处,在那里善恶相差悬殊,就像分辨黑白不同的两种颜色一样容易。所以孟子说:“君子与常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存心。”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人有亲疏、贵贱、智愚、贤和不肖的差别,万品不齐,但都是我们的同胞,都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有谁不应该被敬爱呢?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贤之志,本来就是希望这个世界和百姓都能各得其所。我们都应该爱敬而使世人安居乐业,这就是替圣人行安世之道。

天马行空

《了凡四训之我鉴》插图 汪国新

【启示】

为什么讲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爱敬存心呢?因为从表面上看,人们都形态各异,你很难观察出来。但是从内心上看,他们的存心是一致的。

从行迹上看,你很难判断济公究竟是不是和尚;很难相信像鲁智深这样倒拔垂杨柳、把禅杖作为兵器的汉子,居然会有如此深的佛缘,他会“听潮则止,坐化而去”;很难理解阿育王这种杀人如麻的混世君王,可以瞬间“立地成佛”。当然我们更难看懂像希特勒这种几乎没有私欲的人,会给全世界带来如此浩劫。希特勒有私心吗?我认为没有,至少没有常人的那种私心。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绯闻,没有孩子,更没有存款,否则他的遗嘱会交待存款留给谁。他是把全部的身心奉献给了他认为正确的事业,他的个人魅力曾经让整个德国,甚至他的对手为之倾倒,否则他不可能成功发动世界大战,陪葬了所有德国人民。

《天台山志》上也记载了一个故事,讲圣人与凡人从形迹上难以区分。天台山上有一个舂米的,一个烧柴的,一个厨房打杂的三位僧人,他们是阿弥陀佛、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化身。因为帮助当时正准备赴任的闾(lǘ)太守的母亲治病,太守返回去答谢他们才偶然暴露了菩萨身份。当时谁也不敢相信,这样几个疯疯癫癫,穿着破破烂烂的僧人是菩萨变化而来。

对于菩萨转世一类的典故,虽然科学并不完全理解,但是我个人认为都应该保持开放的、接受的态度。毕竟科学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多少年,而科学的外延不停地在扩大。只要头一天不被科学认可的,科学就不相信。有多少曾经认为迷信的东西转眼就已被证实,比如千里传音、瞬间移动等等。说明不是这些事情不存在,而只是不同维度的东西很难在三维世界的实验室里面得到理解和验证。现在科学家通过对老鼠做实验,给一块好吃的给老鼠,观察他大脑哪个部位产生了快感,然后不给老鼠吃东西,用电流直接刺激大脑的这个反射区,老鼠同样有快感。所以老鼠可能会想:咦...我都没有吃到这个东西,这种快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人在很多时候做决定,特别是重大决定,或长时间专注思考一件事情,不经意间突然会有“灵感”出现。我们有想过这种“灵感”来自于哪里?这些我们以前从未考虑过的事情,会不会来自于更高维度空间?释迦摩尼、老子、耶稣基督,所有这些人的知识和智慧,真的都是从图书馆里学来的吗?还是从更高维度直接下载的?写《坛经》的六祖慧能好像还是一字不识的文盲吧。所以我们要用开放的心态给科学一点时间,让它慢慢为我们去揭秘这个神奇而伟大的世界。

为什么表面上都不一样呢?慈眉善目的观世音是菩萨,手拿钢鞭的韦陀是菩萨,吓死人的阎王爷也是菩萨,怎么会这样呢?《孟子•滕文公上》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十指分长短,山峦有高低,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教育模式。表面上都不一样,那究竟向谁学呢?向内心学,所有圣贤的内心都是一致的,所有的圣贤之志是一致的。圣人的志向,就是用“爱敬之心”,“而安一世之人”。

前面书中提到过我们要抛弃小我,成就大我,因为“我”的外延随着个人成长不断变化。刚开始是“我”,再是我家,我的家族,我的部门,我的国家,我的地球。万物息息相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的外延也就越大,只有更大的“我”,没有不相干的“我”。佛教讲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除了我以外没有其它东西。所有人都是我的同胞,地球是我的居所。“不为小我究毫末,永为大众赋丹青。”

如果我们的志向与圣贤一致,那么我们就是圣贤;如果我们心心念念都是为了服务大众,那么我们就是菩萨!

 

书籍完稿于2019年8月

发表于2021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