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孔子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苗重安、刘克训、易洪斌、陈永康、赵准旺、汪国新、刘棣等出席“气正道大”——当代主流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5年12月15日下午,由北京嘉得书画院主办的“气正道大——当代主流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第二回)”在炎黄艺术馆顺利开幕。吉林省美协名誉主席、吉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易洪斌先生,全国政协委员、法治中国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先生,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赵准旺先生,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袁辉先生等艺术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全国政协委员、法治中国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先生致辞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袁辉先生致辞

  其中,参展艺术家有:苗重安、刘克训、易洪斌、陈永康、赵准旺、汪国新、刘棣、田茂怀、刘克宁、郭明堂、黄耿辛、凌大纶、赵根成、唐新一、孙建东、袁辉、王新伦、袁汝波、高旭奇、王学辉、秦海、时振华、王家训、刘临、李晓军、王珂、邓枫、朱大醉、徐惠泉、卢东、毕学军、邬建、汪港清、许宏泉、李广平、周华君、马硕山、任晓军、白云浩、章耀、魏广君、刘祥莲、霍俊其、郑墨、李连志、巫卫东、贾荣志、牛朝、常朝晖、李晓松、杨声、秦嗣德、张建京、刘明波、师界弘、徐国雄、许莹、张秋桔、刘发起、曾三凯、崔强、陈十田、李亚、袁立鹤、籍洪达。

 


汪国新院长接受媒体专访


  “笔墨当随时代”是近百年中国画家一直乐于高举的旗帜,然而时代往往并不给予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惟有探索,才是创造新生命的惟一动力。然而,探索总是与迷惘如影随形,在繁缛纷杂的背后,有思想的艺术家往往总是因迷惘而感受孤独。纵观画史,惟有“笔墨千古不易”。当然,如果今天只是一味讨论“笔墨”二字,似乎与“保守”同类,又有悖“探索”了。实则,“笔墨”乃绘画之“理法”,无定法而有规律,在“笔墨”精神层面讨论“探索”似乎更接地气,如同“法无定”,“无法有法”,是中国绘画恒古不变的命题。事实上,今天我们似乎已不太热衷谈“创新”,更多人在关心“复兴”,文化之复兴,是针砭时弊的理想主义。但,这种理想无疑是积极的,丝毫没有“保守”与“倒退”的含义。

  展览提出,“气正道大,惟气格雅正,意境高远,才是中国画审美高度的体现。”当人们开始反思“笔墨当随时代”,张帜“创新”的现状,“复兴”的口号应运而生。“气正道大”的学术主张,并非“假大空”的“主题”口号,惟气正——坚守笔墨之正脉,方为大道。从此次参展的数十位艺术家的创作中,我们似乎在走近并坚守着一种信念:笔墨中兴,气正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