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孔子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国风•文脉”名家书画展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陈宗兴、贾又福、罗杨、汪国新、郑桂兰、何家英、于志学、郭石夫受邀出席

   

 

   11月14日上午10点,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人民日报海外版《书画艺苑》栏目承办的《“国风•文脉”名家书画展》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开幕。参加剪彩的领导、嘉宾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宗兴、二炮原副政委程宝山中将、原台办原副主任乌兰、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李建兴、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原副局长贾海禄、中宣部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凡、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第17办事处副主任李保民、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晁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美术评论家陈传席、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委梁永琳、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罗杨、北京大成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原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张长林、著名画家于志学、著名画家贾浩义、青岛华商投资集团董事长赵永爱、上海邑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屠文祥、中海瑞峰国际石油公司董事长李瑞峰。

  


全国政协委员、法治中国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先生,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中国人在海外》栏目总监郑桂兰女士受邀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旨在推动中国美术界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探索、推动民族艺术的复兴。
 
 


  几十家主流媒体团团围住汪国新老师,采访他关于弘扬国学方面的感受和创作。展览课题从探索、研究到推出,历时7年,正式立项开展也已经超过4年。4年多来,课题发表了3万余字的研究文章,对民族文化艺术复兴提出了新的理念、概念、思路与主张,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框架体系,在美术界引起了积极反响。从美术理论家到美术大家,从社会知名人士到文化学者等很多有识之士,积极地为这个课题亲笔题词或来信给予肯定、鼓励与支持。


 


  会上一个令人感觉特别有趣的现象是:一排剪彩的领导站在高挑的礼仪小姐身后,在剪彩进行时,只看到领导的双手,而看不见领导面容。

  参加这次展览的画家包括进入《人民日报海外版》“金台点将”栏目的艺术家晁海、贾又福、田黎明、贾浩义、延佳黎、周韶华、于志学、欧豪年等。以及推介的艺术家(按年龄排序):赵梅生、谢学文、张瑞龄、邹德忠、朱松发、李燕、王涛、蔡超、郭石夫、霍春阳、何水法、刘玉璞、田云鹏、汪国新、蒋志鑫、祁峰、陈传席、李庚、吴冠南、周光汉、张坤山、张长林、李胜洪、满维起、耿毓亮、罗杨、何家英、江云祥、王书杰、王永亮、薛云祥、郑波卫、刘迅甫、妙光、茹峰、王海鲲、张立奎、李毅、刘泉义、索英镌、吴建明、陈海良、吴可、王健、王平、张明弘、范琛、付爱民、王赫赫、周午生、罗翔、王庆将、李雅馨等。


 


    
  尤其今年《中国美术话语权应该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和《中国画发展宣言书》两篇课题研究文章的发表,引起了新的广泛讨论,也引起了更高层领导的关注。


 
  近百年来,中国进入了全面学习西方文化的快车道。在这个历程中,我们自己的传统逐渐缺失,传统道德观念和文化精神逐步弱化,以至于今天形成了文化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局面,民族文化与艺术面临严峻危机,民族文化的复兴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危机关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和他的民族文化复兴总体战略思想与布局,使中华文化艺术迎来了复兴与繁荣的历史性机遇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