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孔子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中国法治诗书画院研究员崔瑞军“大美巴彦淖尔”国画艺术展开幕

 

 

 

 

    4月4日上午,由中国法治诗书画院、民族文化宫、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巴彦淖尔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巴彦淖尔市文化广电局、杭锦后旗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美巴彦淖尔”崔瑞军国画艺术暨杭锦后旗河套风情图片晋京汇报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先生,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长由青云女士,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主任董竞成先生,北京燕山红文化集团董事长郑桂兰女士,内蒙古杭锦后旗政府副旗长孙志春先生,杭锦后旗文体广电局局长高飞先生,杭锦后旗发改局局长、杭锦后旗摄影家协会主席马荣焕先生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先生致辞。

    他说,“首先非常欢迎以及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参观我们中国法治诗书画院研员崔瑞军先生“大美巴彦淖尔”国画艺术暨杭锦后旗河套风情图片晋京汇报展,作为我院内蒙古地区首位晋京办个展的研究员,我深深地为崔先生感到骄傲,也借此机会大家表达我真诚的祝福。

    今天恰逢作者崔瑞军先生生日,我特意作藏头贺诗一首,催马不扬鞭,瑞诞清明前。军行任重远,高手在民间。

    崔瑞军出生于河套平原,从小就受到这方土地的滋养。喜欢绘画艺术的他,一直在中国绘画领域里奔驰翱翔,笔耕不缀。在中西文化艺术融合交汇的当下,他坚持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思想,进行国画研究和创作,他的创作有底蕴,创新有神韵,他以为草原母体,苦练笔墨技法,探索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崔瑞军先生是一个真正能够在当今浮躁社会环境下,依然坚持潜心创作、心无旁骛的艺术工作者!他从草原文化切入,展现地域特征,表达风土人情,传播和谐大爱。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最可贵的是,他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并将情感宣泄渗透在笔墨里,以景写情,以物生情,大山大水,天地互应。从细节到整体,从情感到诉求,展现了天地、自然、历史、人文的交融和谐之美。他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美术大家的特质,他的前途是美好的,他只要坚持下去,将来在我们中国艺术领域,一定会是一位大将之才!

    汪国新院长说道:“‘巴彦淖尔’意为‘富饶的湖泊’,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牛羊肥壮,天地相连,野花争艳……壮美的草原,她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杭锦后旗的干部、职工们虽然今天没有来到现场,他们也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些美好的瞬间献给我们首都人民,可喜可贺!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我希望组织中国法治诗书画院的艺术家们去巴彦淖尔杭锦后旗采风写生,把艺术作品留给当地的政府和人民,我想在这方面也作一点努力和应有的贡献,以诗书画艺术,弘扬法治精神!传播和谐文化,高扬中华精气神!谢谢大家!”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长由青云女士致辞,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中国法治诗书画院研究员、画家崔瑞军先生致答谢词。

 

 

 

 

 

领导、嘉宾参观崔瑞军先生国画艺术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为崔瑞军先生题写“大美巴彦淖尔”。

 

 

 

 

 

 

汪国新院长接受央视书画频道专访。

 

 

 

 

汪国新院长参观“大美巴彦淖尔”杭锦后旗河套风情图片晋京汇报展。

 

 

 

 

 

    巴彦淖尔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东接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南隔黄河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气候干燥,气温偏低,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中国恐龙的故乡,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