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新委员接受媒体采访

2015年3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先生在北京会议中心委员驻地接受了各大媒体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为下一代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汪国新:我非常拥护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依法治国。只有我们在建立健全了法制,国家才能在正轨上前进,不至于走错路、走歧途。

人民网转载了汪国新委员专访。

还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点我非常拥护。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质的提高。但我们还应该在对年轻人的关注上多做工作。现在青年人都很忧虑,生小孩负担重,生活压力大,在下一代的培育上遇到很多困难。我认为国家应该在教育方面下功夫,创造健康、高雅的艺术氛围,让子孙后代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文化人格。我为“四个全面”点赞!
连环画是中国的一门传统艺术,伴随着很多人童年的成长,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但是目前连环画却有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文化名人访——聚焦2015两会》节目时表示,中国的连环画并不是衰退而是转折,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
汪国新表示,他对连环画的信心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连环画是“无声电影”,而中国是传统连环画的强国,中国的连环画是根植于中国优秀艺术的土壤中,拥有丰富的中国传统表现手法和形式,比如水墨、剪纸等等。第二,中国的连环画是有信仰、有理想的,是面向人民大众的,老一辈的艺术家把自己的生命变为连环画的艺术品,有着优良的传统。
在如今的社会中,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和阅读手段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连环画的注意力相对分散。对此,汪国新表示,以手机为例,这种先进的技术产品在某些方面也是一种倒退,是可悲的。手机使得阅读变得快餐化、碎片化。而戏剧、小说、诗歌、连环画等艺术门类,使人在享受美的过程当中得到灵魂的提升。这正是我们目前所缺失的。要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中国还是要提倡优秀的艺术。
中国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表示,以其研究的书画领域为例,对艺术的兴趣及审美都要从小开始培养,并且让年轻人明白,文化艺术研究是为了什么。“从高端来说,文化艺术是一个人精神的最高领域,文化艺术研究是很苦的,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的挖掘。”汪国新同时强调,艺术又是寓教于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就是修心,把自己道德、文化品格,在幼年、少年的时就确立下来。”
同时,汪国新也不无担忧,我们现在的美学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在小孩的各个年龄段要培养他各个时间段的爱好,让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
汪国新委员也表示,不论形式如何,艺术总归是要向年轻人、向社会民众传递真善美,就是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地美化出来,让你自然而然摒弃丑恶的东西。只有艺术家的人格和艺术水平同步提升,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走出去”。汪老师在节目中说道:“对我们搞艺术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活了多久,而是活在人间的时候给社会留下多少,原来学习传统文化是要光耀门第,后来是保家卫国。所以我们自己在不断地提升人格的时候,艺术也提升。艺术提升了,传统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艺术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