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孔子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省建行领导参观汪国新诗书画院


   6月18日,省建行领导在烈日炎炎的天气来到了长阳汪国新诗书画院。
   


   在永生缘展厅,领导们对汪国新老师的一副对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人旺众旺旺市虎年旺,月圆家圆圆梦金瓯圆”。汪老师和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忧共乐!
   

   

    众领导来到了“孔子画堂”,认真的听讲解员解说这副《智者动敏于行》。汪老师夫妇送他们的儿子汪汀先生到英国伦敦留学,从机场回来的路上,两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就来到颐和园散步。当时正值下大雪,地上白茫茫一片,汪老师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作了这首诗“山行莫问几多程,庆幸当年志远征,白雪黄尘风卷去,纸上犹闻马嘶声”,回来后就作了这幅画。马虽负载千金,但却志在千里,汪老师借马表达了他对儿子的一种殷切期盼,希望他到广阔天地,去开拓眼界,磨砺心智。
   


     省建行一位领导对《巡洋剑》这幅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品里的钟馗张牙舞爪,拿着利剑,汪老师将钟馗的那种愤怒之情刻画的入骨三分,就连画中的马眼神中也透射出了一种愤恨之情。旁边是汪老师为这幅画作提写的诗句“每遇龙年多事秋,蟹横怒海犯龙头,欢呼钟子巡洋剑,气壮清江镇画楼。”这幅作品创作于钓鱼岛事件之后,小小的螃蟹都敢爬到巨龙头上,汪老师以画绘义,突出强调了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这幅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它盖有“汪氏家传”印章,像这样的作品是绝不出售,会作为家传之宝一代一代传下去,汪老师为什么要把这幅作品放在这里呢,是因为他想让他的子子孙孙都能够铭记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汪老师的书法三国开篇词《临江仙》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首词可谓家喻户晓,它纵观历代兴旺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式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该词给人的感觉极为深沉、悲壮、豪放,意境清空、高远。

 

  

  汪老师对儒道佛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牌匾右侧的是一幅《无为图》,我们可以看到老者和鹿和谐相处的场景,侧面也哄托了道家的主导思想:提倡自然无为。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而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像行事。

 

 

领导们最后到达了桂兰书屋参观。他们或翻阅汪老师的经典著作,或细细观赏这些照片…
炎炎夏日里,汪国新诗书画院的书画之美,古典之韵,为省建行的领导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摄影:覃金娥
文字:黄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