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集团首页 > 北京孔子画堂 > 最新动态

新闻

关公文化双申遗工作在京全面启动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汪国新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启动“关公文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双申报世界遗产课题调研”工作的请示,为了进一步开展关公文化双申遗工作,10月以来,“忠义仁勇,诚信天下”,多次在北京国际版权中心举行工作研讨会,成立筹委会和工作班子。此举意在进一步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关公文化双申遗筹备委员会主要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汪国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著名影视演员陆树铭。 

关公文化双申遗筹备委员会主要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汪国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陆树铭

                                

关公文化双申遗工作研讨会现场

汪国新委员关公题材国礼代表作《朋友》

   “关公”是中华民族的形象品牌,国人的道德楷模;晋商诚信经营理念影响着世界很多著名企业;实际上,关羽形象提升的过程,就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形成过程。佛教称他为护法伽蓝,道教视他为荡魔天尊,儒家则奉他超凡入圣。不但圆融三教,超迈朝代,和睦民族,跨越时空,延续辉煌。不但历代皇室深宫秘祀,而且儒生趋奉,将士诚祷,农家祈求,商界虔敬,行业崇拜。警方立为护佑,江湖崇为尊神。历代护国佑民,博得全民景仰。

十几年来,汪国新委员在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了“关公文化天下行”巡回展

    为了宣传以关公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汪国新十几年来,在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了“关公文化天下行”巡回展,同时在韩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开设汪国新诗书画分院,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认同。特别是以关公为题材的系列创作,北京关公画堂组织的大型关公主题活动和投资兴建的世界第一艘关公号游轮,已经成为宣传中国传统美德和仁义礼智信精神的文化品牌。

    汪国新委员在接受光明日报、山西卫视采访时表示:“一个民族,需要有尚武意识、脊梁精神。武者止戈也。不然,GDP再高,是侵略者的战利品;房子再多,只是废墟坟场!我们身在一个文化传统渊博的文明国度,身上承担的时代责任十分沉重,我们要用气势恢弘的作品,堂堂正气展现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展示民族精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公布,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如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以利于国家稳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也需要慎重选择,大力弘扬,积极推进。”

    近些年来,“申请世遗”成为各地关注的热点。但一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众多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传承和保护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申遗”能够极大提升地方知名度,吸引游客,所以“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日益普遍,甚至古代小说故事中的一些反派人物“故里”之争,也频频见诸媒体,成为申报“热点”。这使专家不由得感慨当前申遗项目“碎片化”程度的加重。

    三国历史人物关羽形象以及所代表的“忠义仁勇智信”价值体系构建,实际上反映出千年以来中华国家观念加强,社会转型加剧过程中公共道德的升华。随着圆融三教,和睦民族,覆盖社会,延伸海内外,由人而神,由神而圣的提升,成为中华道德形象的最大符号。关公不但庙宇遍布城乡边疆,而且早已走出国门。于右任曾为马来西亚关帝庙题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凝聚着民族精神。”如何系统梳理、正确诠释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也是实现本世纪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特此书写对联一副“匹马嘶回千里月,单刀笑指一江风”相赠

    汪国新作为农工民主党文委会副主任和政协委员,将以启动“关公文化双申遗”作为政协提案调研,并与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沿着《三国志·关羽传》记述的路线,跨越七省,对关公历史遗迹和非物遗产进行考察,摸清家底。全国政协委员、农工中央秘书长陈建国,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市场司司长张新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韩书力,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演员李维康,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演员耿其昌等积极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特此书写对联一副“匹马嘶回千里月,单刀笑指一江风”,以示支持。

    研讨会期间,多位学者对关公“忠、义、仁、勇”精神与中华大一统思想、台湾地区关公信仰、台湾关公文化之缘起与发展、关公忠义精神与三晋文化、三国文化与旅游等课题,进行广泛的探讨。

    专家学者认为,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是关公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的大义,对民众的仁爱,对敌斗争的勇武,则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中国统一所不可缺少的。